bwin必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bwin必赢新闻 正文
新闻丨必赢bwin官方网站第一届“劳工社会学工作坊”顺利举办

时间:2025-11-25来源:

2025年11月16日,必赢bwin官方网站第一届“劳工社会学工作坊”在学院912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数字经济下的技能发展与审美劳动”“流动劳工与流动体制”“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非正规就业与赋权”“劳工权利与劳动治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成员集体合影

会议伊始,必赢bwin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曾艳梅代表主办方致辞。她对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指出劳工社会学在我院有优良的研究传统,本次工作坊是我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此次工作坊推动学术对话、激发年轻学者及学生关注劳工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同为工作坊致辞。他对必赢bwin官方网站举办第一届劳工社会学工作坊表示祝贺,并强调劳工研究需关注劳动者本身,包括其尊严、权利、情感与命运。同时他强调劳工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既要保持学术的冷静,也要保有人文的温度。

 

曾艳梅

(必赢bwin官方网站党委书记)

 

卢晖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第一单元:数字经济下的技能发展与审美劳动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下的技能发展与审美劳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汪建华老师主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许怡老师和必赢bwin官方网站魏海涛老师担任评议人,南开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郑广怀老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吴桐雨老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韵雪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

郑广怀的《虚实之间:Cos委托群体的跨次元审美劳动研究》揭示了在虚拟亲密关系日益常态化的时代,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如何被资本逻辑隐蔽征用并重新塑形;其中,Cos委托作为一种性别化特征鲜明的劳动实践,为我们理解性别、资本与平台技术如何共谋并塑造新型劳动形态提供了关键案例。

 

郑广怀

(南开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

吴桐雨的《中美科技劳动体制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美中两家科技公司发现,美国科技劳动体制具有“游戏化霸权”特征,中国科技劳动体制则是“去游戏化专制”;两种科技劳动体制差异的背后,是资本积累逻辑的差异。这一研究既延续了布洛维传统的劳动研究,也是向今年不幸离世的布洛维教授致敬。

 

吴桐雨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邓韵雪的《从经验到算法:数字技术下劳动者的技能重塑研究——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田野调查》揭示了汽车制造业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尽管大幅推动数字技术进步和柔性生产,却并未真正带来“技能复兴”和“工人赋权”,反而造成工人技能的降级。该研究指出,学界对工人技能的讨论应拓展到关于“数据产权”和“算法参与权”等维度,并且迫切需要加强对劳动者数字权利的保障。

 

邓韵雪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两位评议人对三篇研究进行了精彩评议。许怡指出,Cos委托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化劳动,与网约车等平台对劳动过程的算法控制有较大区别,需考虑“下载劳动”概念的适配性;关于中美两国科技劳动体制的差异比较,可以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中工人技能降级的分析,可以展开对工人是否仍有能力保留主体性问题的讨论。

魏海涛强调Cos委托劳动中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非雇佣化关系,并且应加强分析其中的性别因素;在比较分析中美科技劳动体制差异时,需注意跨案例拓展个案法的适用性问题,并考虑游戏理论本身的独特分析价值;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去技能化的研究中,则要考虑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为什么仍需大量技术工人的问题。

 

许怡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魏海涛

(必赢bwin官方网站)

第二单元:流动劳工与流动体制

第二单元聚焦“流动劳工与流动体制”主题,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陈龙老师主持,必赢bwin官方网站范长煜老师和王欧老师担任评议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封小郡老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兴花老师分享了最新研究。

封小郡的《争夺的地带:新常态下中国零工制造业的劳动者流动》聚焦中国零工制造业中劳动者流动问题,发现劳动者流动受劳资博弈的塑造——工厂通过合同、薪酬、技术等策略来管理劳动者流动,劳动者则以时间空间套利等策略来管理自身流动。该研究将劳资博弈带入劳务派遣、不稳定劳工研究之中,并强调年龄作为一套社会安排,在劳资博弈中具有重要影响。

 

封小郡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刘兴花的《他国悬浮与母国依赖:赴日中国劳工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考察对外合同劳工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发现赴日中国劳工遭遇了一系列社会适应困境,同时也利用母国资源部分获得社会支持网络,以缓解低度适应与他国悬浮困境。该研究试图从国际合同劳工移民社会适应的角度,推进移民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刘兴花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两位评议人对两篇研究进行了评议。范长煜指出,劳动者流动研究需考虑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资方与劳动者的关系,并且强化不同年龄结构分组之间的逻辑衔接,以及补充女性劳动者的相关经验数据;对赴日中国劳工的社会适应问题则要增加不同接收国家的多维度对比分析,还可以结合国内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延伸研究的政策启示。

王欧建议,在分析劳资博弈对劳动者流动的影响时,可以补充劳务中介在其中的作用,并且需深挖年龄背后教育、家庭、社保三类社会制度的影响;针对中国赴日工人的社会适应研究则需深入剖析日本劳动体制的设计与运作,并且挖掘群体特质、家庭、地方性文化等母国因素对流动的影响,同时建议突显文章的案例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异同呈现案例特殊性并据此阐释学术价值。

 

范长煜

(必赢bwin官方网站)

 

王欧

(必赢bwin官方网站)

第三单元: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非正规就业与赋权

第三单元以“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非正规就业与赋权”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张皓老师主持,武汉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杨敏老师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丹老师担任评议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梁萌老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璐璐老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许怡老师分享了最新研究。

梁萌的《家庭的承托与禁锢:新家庭主义下县域数字就业女性的个体化特征》关注县域数字产业就业女性的个体化特征及个体与家庭的协调机制问题,提出女性呈现出个体化意识有所发展但个体化实践受限的不充分个体化特征。这种特征来自个体化与家庭的承托与禁锢并存的互动关系,既表现出对女性职业主体性的认可,但其发展又受家庭责任束缚。该研究以县域数字产业中的女性为对象,试图从女性视角深化新家庭主义理论。

 

梁萌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范璐璐的《劳动价值商品链视角下电商平台对服装业工人议价能力的影响研究》聚焦中国服装业工人议价能力问题,揭示电商平台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装业工人议价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平台的销售额、订单稳定性以及平台类型差异等均具重要影响。该研究延续了范老师对服装业工人的长期关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推进了对经典劳工议题的理解,为改善数字时代制造业工人劳动待遇提供了政策参考。

 

范璐璐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许怡的《合作式赋权:基于一个流动人口社区的住房合作行动研究》针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以一个社会组织干预租房案例为例,发现“合作式赋权”策略可为城市边缘社区开展合作经济提供实践样本,也为促进社区团结与公共参与提供参考。该研究将社会赋权理论转化为具体策略,力图通过赋权的“集体性价值”与“进步取向”,推动流动人口从“个体适应”走向“集体变革”,回应了流动人口长期社会权利缺失问题。

 

许怡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两位评议人对三篇研究进行了精彩评议。杨敏指出,可以拓展县域数字产业就业青年女性个体化的主观层面,探究个体化形成的更深层原因,以及探讨个体化与家庭化之间的对立、冲突问题;在考察电商平台对服装业工人议价能力的影响时,需考虑如何连接全球商品价值链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并更加清晰地界定工人议价能力概念;流动工人的住房合作行动研究则需清楚阐释其结构性前提,明确回答“为什么社会组织在当前结构背景下能够存在”的问题。

马丹建议,在研究县域数字产业就业的性别与劳动问题时,需考虑个体化理论的适配性问题,使用该理论框架时需思考其他可能的解释空间;关于电商平台对服装业工人议价能力的影响研究,需对多种理论源流进行融合,并从工人角度出发界定议价能力;流动工人的合作式赋权概括则需更清晰地界定各行动主体的关系,并从流动人口的角度补充住房合作项目成立的原因。

 

杨敏

(武汉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

 

马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第四单元:劳工权利与劳动治理

第四单元围绕“劳工权利与劳动治理”主题开展,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丹老师主持,南开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郑广怀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汪建华老师担任评议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刘建洲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张皓老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陈龙老师分享了最新研究。

刘建洲的《记忆、叙事与认同:新时代劳动研究的若干思考》针对新时代劳动研究问题,通过《全泰壹评传》《赵英来评传》等韩国劳工研究著作审视社会转型期的劳工问题,呈现了劳工行动中历史事件、主体行动与结构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该研究为考察新时代中国的劳工问题打开了新思路,强调了劳动研究叙事在劳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刘建洲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

张皓的《国际谈判桌上的“全总”:中国工会如何在跨国集体谈判中为海员发声》针对“中国工会能否以及如何在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问题,发现中国工会以其官方身份,出于远洋运输和高质量海员队伍是维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以及在外务工劳动者权益是国家责任的重要构成等考量,发展出一系列跨国集体谈判策略,在国际谈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研究在国际层面拓展了对中国工会参与集体谈判的研究,对多元主义、统合主义等传统解释做出了重要推进。

 

张皓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陈龙的《从“规则正义”到“承认正义”:新业态劳动治理的制度转向》关注新业态劳动者的社会融入难题,提出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应从“关系依附”走向“身份承认”,即以劳动者身份为基点,重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理基础;城市化转型则应从“常住型城市化”走向“权利型城市化”,即让在城市劳动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以市民身份平等参与社会。该研究拓展了新业态劳动的传统研究,为相关政策建议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龙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两位评议人对三篇研究进行了精彩评议。郑广怀指出,对劳工行动史的遗忘或铭记的选择方式问题,不能仅归咎于宏大叙事与意识形态,而应进行更深入地理性探讨;关于中国工会何以能积极展开跨国集体协商,可结合工会在国内也曾积极代表工人利益的案例,通过比较分析更清晰地梳理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逻辑;对于新业态劳动者的制度治理问题,需更加明确地界定劳动者身份概念,并考虑其与城市群体的关联强度,以及劳动和市民权利协同发展问题。

汪建华指出,学者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劳工问题时,应触及核心、兼顾学术初心与现实考量,进行更深切的学术关怀;考察中国工会的跨国集体协商问题,需要深化比较维度、增加他国工会谈判案例,以进一步凸显中国工会的独特性;面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和市民权利等复杂问题,则要细化论证过程、补充具体案例、拆解复杂现实问题,才能提升研究的说服力。

 

郑广怀

(南开大学必赢bwin官方网站)

 

汪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会议最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晖临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卢晖临教授表达了对各方参与人员、会务人员及志愿者的感谢,高度评价了11篇高质量论文和1整天的沉浸式学术讨论。他指出,本次劳工社会学工作坊进一步见证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生成,这个学术共同体拥有“友情”“求真”“生产性”三大特征:成员间有融洽情谊和共同价值关怀;不满足于简单道德评判,而是通过扎实田野和严谨分析,揭示劳动世界的逻辑与权力结构;敏锐关注新议题、研究新现象、生产新知识、激发新思想。卢晖临教授认为,学术工作坊就像知识手工业,面对面互动是学术共同体的生命力源泉。他鼓励学术工作者带着作品来交流碰撞,不断推进劳工社会学的深入发展和持续进步。

本届工作坊在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中顺利落幕。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必赢官网西区文科教研综合楼(北楼)7-9楼必赢bwin官方网站

  • sociology@mail.ccnu.edu.cn

  • 联系电话:027-67868324

  • 书记信箱:973141081@qq.com     院长信箱:pfu@mail.ccnu.edu.cn

官方微信

网站浏览量: